隨著收藏行業的逐漸興起,各類藏品被炒來炒去,常常被賣出高於其本身價值幾倍的價格。其中以流行較廣,較易辨認真假的袁大頭為主流,為了謀取利益,不少利益熏心的不良商人批量偽造袁大頭,專門來坑騙剛入行的新手,甚至有很多多年經驗的藏友也一不小心上當受騙。
小編想跟大家說一下銀幣造假的方式,以及如何辨別袁大頭,也算是為收藏界盡一份綿薄之力。

據我所知假銀元分為翻砂版假幣、銅鍍銀、包殼、真銀假幣四種,再依據口訣「一稱二量三聽四看」逐個擊破!
一、假幣類型
想鑒別銀元,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假銀元。
1.翻砂版假幣。一般采用翻砂法,但由於澆鑄工藝不好,常會出現銅製疏松、出現氣孔、多沙眼、重量厚度不一等情況。
2.銅鍍銀。就是銅的表面鍍了一層銀,銀的含量較少,並不是真幣。
3.包殼。和銅鍍銀異曲同工,銀含量較多,裏邊是銅或鉛,再用銀給包起來。
4.真銀假幣。這類假幣出現時間最晚,是由純銀仿造的假幣,從材質上很難看出是假幣。

二、鑒別方法
那麽有哪些鑒別方法呢?
「一稱二量三聽四看」
1.稱:袁大頭的重量為26.8g,最直觀的就是測重量,可把真銀假幣以外的假幣全pass掉。
2.聽:這其實是輔助方法,因為除了銀,其實銅、鐵、合金的都能吹響。
3.量:袁大頭的直徑為39mm,厚度為3mm。若重量沒毛病,可直接經過直徑判斷是不是假幣。
4.看:看銀色,主要就是看包漿、色澤和齒輪。

- 包漿
像比較受歡迎的大頭、帆船還有宣三等,由於年代有點久遠了,往往會出現包漿,而且由淺到深分別是原光淡彩、五彩、傳世醬彩、黑包漿、生坑等。
仿幣的包漿沒有層次感,顯得很單一,哪怕是高仿淡五彩包漿,咋一看有層次感,但再一看就會發現只是單純的疊加重合而已。銹色也很有層次,可以看出自然過渡,造假銹就是單調清一色的。
也就是說,真幣包漿看著一定自然且舒服,視覺效果不舒服的十之八九是假幣!
- 色澤
銀色除了看包漿,還有色澤。

真幣銀色較溫和通潤,假幣是化學銀故意做舊,看著不舒服,若還沒做假包漿,那就是賊光。
- 看齒輪
由於機器、工藝不一致,仿造的假幣的齒輪深淺不一,無拉絲,銀幣邊緣傾向於往外凸起,且二次加工冷處理後,假幣看著很生硬不自然。以前的真品銀元為銀和銅的合金所製造,鑄造高壓下邊齒顯得有力度,無毛刺無彎曲,有較為明顯的弧度,細小的夾絲也挺直,且粗細勻稱。

目前市場的真銀假幣,多是敲擊成型的工藝,同以前擠壓成型的工藝大不一樣,仿製不出銀幣邊齒面的弧形。用放大鏡一照,高仿妖精便原形畢露。
綜上,弄清翻砂版假幣、銅鍍銀、包殼、真銀假幣四種假幣後,再通過「一稱二量三聽四看」,相信你已經能初步判定真假銀元了,不過要想成為內行,一眼看真假,還是需要實際多練手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利埃資訊立场,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請發送郵件至jtguve888@gmail.com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删除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eaet.com/202110122285.html